陳承中
Sammy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承中加油! (周玉蔻)
從未料到,會在榮總病房看到承中的頭皮。
印象最深刻的,是他身材超好,挺著平板小腹,一臉驕傲面容。當時
,我剛滿三十歲;陳承中比我小兩歲,卻是聯合報的前輩。我第一個
報社指派的採訪任務,就是承中做保母,帶小朋友一樣帶著完成的。
今早問他,原來,這位帥哥級的老友,依稀記得那些時日,我倆併肩
作戰的往事。
張克東倒弊案,財神酒店的小投資人大受傷害。那時我跟在主跑社會
新聞的老鳥承中後面,看他和警察、黑道及白道打交道,回到報館振
筆疾書不久,還能趕到啤酒屋消夜找新聞,心中很是拜服。
在我三十年的媒體專業生涯中,有很多人是永遠不能遺忘的。承中就
是其中一位。他是政大外交系畢業的,當年進入聯合報,是無視經歷
(之前沒跑過一天新聞)、一馬當先,自我推荐寫了一封信給報社主
管,主動闖進大報做不畏虎的初生之犢。
我問他,怎麼會接受跑辛苦的社會線新聞,「你不是外交系的嗎?」
我的意思是,外交新聞路線,看起來不是比較有地位和尊貴嗎?
他腼腆的笑。回答,這是他的選擇。
後來,我從他的文字和熱誠中發現,生性打抱不平,享受平凡之愛,
性情中人,才是他捨棄虛名的外交記者,樂於沈浸人生百態的主因。
離開聯合報後,與承中在咖啡廳結識的妻子紀琤(當時主跑影視新聞
,現任蘋果日報副總編輯)較有來往。但承中在媒體上的報導或專欄
,只要瞥見,一定拜讀,對他幽默不失深刻的寫作風格,也是二十年
如一日的讚佩。
然而今天,在榮總看到最愛漂亮的承中剃光了頭皮。
他依然談笑風生。我和他聊著聊著,轉身出來卻陡生一種,生命中總
有舒伯特也無言以對之時刻的感觸。
承中加油!我的老友,我的師傅。
http://city.udn.com/v1/blog/article/article.jsp?uid=taipeicoco&f_ART_ID=476465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電視上看到他腦瘤開刀的新聞,立刻 google 陳承中.
陳承中應該不算是Sammy's PEOPLE,而比較像是ㄧ個路人甲。
高三的時候,和室友到河堤上讀書。(當然,這一看就是我的假動作 !) 所以,不知不覺的,我們竟然在看彩虹。突然,有一名長得很像壞人的社會人士過來搭訕。
第ㄧ句話就是,"不要怕,我不是壞人。" 遞了名片得知他是聯合報的社會記者。因為寫社會新聞,常常要和流氓或警察套交情。曾經被打到住院,所以造型上比較像壞人。那下午,我們就和這名怪叔叔聊到夕陽西下。陳承中分享了他毛遂自薦到聯合報的經驗。我覺得他很幽默又有創意,談話內容又很有趣。所以,我們保持聯絡,他帶我們去吃 pizza,就教我們見識到為什麼要用手指而不用餐具。那家道地義式 pizza 餐廳的牆上寫著 " We don't do dishes here!"
陳承中很講義氣,找他幫忙,他ㄧ定會到。最後ㄧ次見到他是我和室友吵架,在台北晃到三更半夜,打電話叫他來接我。他開車帶我繞ㄧ繞台北市,然後就帶我回他家,我們聊了好多社會奇事,然後他拿他寫地文章給我看。我記得他的文章很好,而且他的字跡超特別。
在那個恐龍還活著的上古時代,這種青少女和長的像壞人的社會人士的危險交情,卻是如此純潔天真。記得他說了ㄧ托拉古的笑話,直到我累了,他就送我回家。
多年後,我在報上讀到他的文章,知道他已轉評政治,也是他的領域。我忍不住拿起電話,打去報社和他敘舊。他已結婚,升官,但是電話那一頭,還是那麼幽默親切。那是20年前的事了。我沒有繼續保持聯絡,但還是常在報上讀他的文章。友誼已經凋萎,但是他的影響力還是可以被放進我的部落格 as one of Sammy's PEOPLE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資深媒體人 陳承中昨晨病逝 |
![]() | ||
| ||
資深媒體人、廣播名嘴陳承中昨天上午七點卅五分,因惡性腦瘤引發中樞神經衰竭,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,得年五十二歲。 被同業稱為「幽默黑皮大師」的陳承中,病後在部落格設網誌,他寫到:「病發至今,各方關切紛至沓來,搞得我不好意思死掉,以免對不起愛我的人」,吸引近百萬人次點閱,然而他終究不敵病魔,離開人間。 陳承中的太太徐紀琤也是資深媒體人,昨天她強忍哀傷說,先生去年曾跟她提過:「活得很辛苦、久病厭世」,交代她萬一他走了,「就把我送到殯儀館火化,骨灰撒一撒」,不要活著的親友為他忙。 「我們會遵照他的遺願,為他辦一個樹葬。」徐紀琤說,兩周後將在台北市仁愛圓環附近的新生命教會,舉辦陳承中追思會,邀請他的親朋好友送他最後一程。 徐紀琤表示,先生往生前的九個月,因腦瘤壓迫腦部,已不大說話,對親友問話只搖頭或點頭,但會接電話。為了聽聽先生講話,徐就打電話給他,問:「你知道我是誰嗎?」陳承中還會答:「你是小妹(徐的小名)!」 後來醫師研判陳承中只能再活幾個月,「你會害怕嗎?」徐紀琤曾問陳承中,雖然他點點頭,但也告訴家人「等待和希望是我的好朋友」,病逝前兩周,由於合併有肺炎,必須使用機器吸痰,人已昏迷不醒。 陳承中去年九月因車禍,意外檢查出腦部長了一顆六、七公分大的腦瘤,轉送台北榮總,由於腦瘤長得太深,壓迫到腦幹,醫師認為不適合開刀取出,建議陳做放射線治療,陳也在醫院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。 陳承中由於五、六年前晚上睡不好,至某醫學中心精神科就診,被當成焦慮症醫治,後來出現頭昏、想吐等症狀,醫師說是精神藥物副作用,徐紀琤還曾在媒體呼籲精神科對有疑慮的病人,應做血液和內分泌檢查。 去年十一月他病中出版「我搞笑可是我愛你」新書,演藝圈包括張小燕等人也前來捧場,場面溫馨感人。 陳承中一生服務於新聞界,大部分時間待在聯合報,且獲獎無數。家人昨天已將陳承中病逝的消息貼在他的部落格上:http://blog.udn.com/joecheng6666。
資深媒體人、廣播名嘴陳承中昨天上午七點卅五分,因惡性腦瘤引發中樞神經衰竭,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,得年五十二歲。 |